国内关注NBA的人高达83.8%,基于强大的群众基础,使得NBA版权成为腾讯、阿里、咪咕等多家平台争夺的猎物。
腾讯从去年就开始和NBA谈续约的事情,一直未能达成一致,随后阿里加入战局,据说给出的报价比腾讯还高,导致NBA方面一时间难以抉择。
阿里加入NBA版权争夺战,是因为早期尝过世界杯新媒体版权带来的红利,当时阿里花16亿人民币买下版权,最终收获了2000万左右的新用户。
阿里和腾讯都是国内有名的巨头,NBA选择和谁合作都不会亏。但是为什么最终会舍弃阿里,选择腾讯呢?
必须承认,腾讯拥有巨大的先发优势。腾讯不仅积累了海量的用户,在版权运营方面也是经验丰富。
腾讯在体育内容的分发传播上明显优于其他竞争者,它可以通过腾讯体育、腾讯网、腾讯视频、微信、QQ、微视等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的联动,促进NBA赛事推广。
有关数据显示,在与腾讯合作前,NBA在国内互联网的渗透率为1.8亿,而在与腾讯合作后,NBA在全网渗透率已经达到4.3个亿独立用户。
阿里对体育版权的运营,没有腾讯来的经验丰富。综合考量的话,选择腾讯会比较好。
2014年,NBA在美国本土也卖出了9年240亿美元的天价,价格同样达到上一个合同周期的3倍。
这次不知道是不是阿里等其他买家加入竞争,导致版权价格飙升,但是,不可否认的是,体育版权如今越来越受重视,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。
现如今,体育版权价格飞涨,腾讯、阿里、PP体育、爱奇艺等竞相争夺资源,殊不知体育版权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。
腾讯体育运营总经理赵国臣曾经说过:“一项赛事版权的最终运营情况,20%取决于IP本身,另外80%取决于运营平台的大小和运营能力。”
也就是说,拿到版权只是第一步,如何运营才是关键。否则就只是简单的低买高卖,发挥不了版权真正的价值,有可能还会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暴风科技大家都很熟悉,它也热衷于体育版权争夺,还计划收购英国体育版权公司MPS。后来MPS破产,暴风科技内部没有专业的版权运营人才,手上的版权纷纷到期,现在公司内忧外患,创始人冯鑫还因涉嫌行贿被拘留。
更早之前,乐视也曾以巨资收购大量顶级赛事版权,其中2016年就囊括了310项,有72%是独家资源。但由于乐视网资金链断裂,这些巨资收购来的体育版权也难逃“贱卖”的命运。
体育版权不是一门轻松的生意,不能一股脑地投入进去,要先想清楚自己能不能玩得转再行动,不然后悔就来不及了!
PS:商标注册、版权登记、专利申请、贯标咨询,找一品知识产权(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